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教育 > 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译文,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

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译文,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

推荐人: 来源: 秒懂咖 阅读: 1.68W 次

翻译:人们求学明道,有的人失于贪多求全,有些人失于孤陋寡闻,有些人失于轻忽随便,有的人失于固步自封。

“人之学也,或失则多,或失则寡,或失则易,或失则止”出自《学记》。《学记》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,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《礼记》中的一篇文章,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。

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译文

《礼记》原文节选

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人之学也,或失则多,或失则寡,或失则易,或失则止。此四者,心之莫同也。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。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。

《礼记》原文节选翻译

学生往往有四种失误,老师必须明了。人们求学明道,有的人失于贪多求全,有些人失于孤陋寡闻,有些人失于轻忽随便,有的人失于固步自封。这四种情况,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。教师只有明白学生的心意,然后才能补救他的不足。教育,也就是培养、发扬学生的长处,而补救、避免学生的短处。

《礼记》原文节选注释

1、则:于。多:贪多求全,务为泛滥。

2、寡:孤陋寡闻,思路不开。

3、易:漫易轻忽。

4、止:故步自封。

5、心:心意,心情。

6、救:帮助克服。

7、长(zhǎng)善:培养、发扬学生的长处。

《礼记》赏析

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,教育和教学的制度、原则和方法,教师的地位和作用,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,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。其文言简意赅,喻辞生动,文势流畅,具有一定的艺术性。

《学记》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,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,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,所以《学记》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与作用。

《学记》开篇指出,自古以来,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仅仅依靠发布政令、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,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,形成良风美俗,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,必须发展社会教化,通过社会教育手段,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。

另外,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,但是,不接受教育,不经过努力学习,就无法懂得道理,更不能遵守”王者”的法令。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,质地虽美,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,就不能成为美器,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,他们在建设国家,统治人民的过程中,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,使其优先发展。

《学记》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,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,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,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,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,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。

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翻译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译文 第2张

《礼记》创作背景

《学记》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,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。据郭沫若考证,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。

顾树森支持郭沫若的说法,认为“《学记》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,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发的,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”。高时良也同意这种看法,认为《学记》是“战国时期的作品,具体时间在战国后期。

《礼记》作者介绍

乐正克,姓乐正,名克,战国时鲁国人,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。郭沫若认为,他是孟轲的高徒。他以职业为姓,其祖世代为学官。其主要贡献是撰写教学理论专著《学记》。

热点阅读

  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,得到多助,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
  • 2则题名其上的则什么意思,则题名其上的则翻译
  •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翻译,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意思
  • 4轻信必寡信的意思,轻若必寡言失信不立小信诚则大信立是什么意思
  • 5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的道理是什么,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的意思
  •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中或的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的或什么意思
  • 7或重于泰山的或什么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的意思
  • 8见善则迁的出处,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是什么意思
  •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意思是什么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是什么意思
  •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体会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
  • 11见善则迁里的迁是什么意思,周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
  • 12或者或者的逻辑关系前推后,或者或者的逻辑关系
  •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
  • 14容止为什么假装失忆,凤囚凰容止失忆了吗
  • 15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是什么,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全文翻译
  •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翻译,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意思
  •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含义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什么
  • 18或遇其叱咄中或的意思,或遇其叱咄的或什么意思
  •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谁
  • 20君不密则臣疏出自哪部书,君不密则失臣出自哪里
  • 推荐阅读

  • 1武则天活了多少岁?女皇武则天或死于男宠之手
  • 2《孟子》三章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翻译 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翻译
  • 3有的人死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出自谁说的,有的人死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
  • 4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,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是什么意思
  •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,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
  •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修辞手法是什么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修辞手法
  • 7既来之则安之翻译,既来之则安之是什么意思
  • 8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什么意思,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翻译
  • 9卡号有误或者卡已失效为什么 卡号有误或卡已失效为什么
  • 10或失则多的或是什么意思
  • 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哲学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意思
  • 12学而不思则罔出自哪里,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翻译
  • 13怎么 所有人微信或则qq
  •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的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什么意思
  •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于是什么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于是什么意思
  • 16失道后德失义后礼出自哪里,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什么意思
  • 17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怎么翻译,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翻译
  • 18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的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意思
  •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什么
  • 20君不密则失臣出自哪里
  • 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什么,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什么
  • 22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翻译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翻译句子
  • 2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赏析,则孤陋而寡闻的上一句
  • 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翻译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意思
  • 25云霞明灭或可睹的意思是什么,云霞明灭或可睹翻译